調(diào)味品是一個大家族,產(chǎn)品種類繁多。 在《調(diào)味品分類》國家標準(GB/T 20903-2007)中調(diào)味品定義為:在飲食、烹飪和食品加工中廣泛應用的,用于調(diào)和滋味和氣味并具有去腥、除胞、解膩、增香、增鮮等作用的產(chǎn)品。
中國的制醬歷史源遠流長,東漢崔是著《四民月令》“正月可作諸醬...可以作魚醬、肉醬、清醬”;北魏賈思覦的《齊民要術》一書,大量出現(xiàn)“醬清”、“豆醬清”;《順天府志》中有”清醬即醬油”的記載,其中“清醬”、“醬清”的描述被認為是實際歷史上最早對醬油的描述?!搬u油”一詞最早在宋代林洪所著的《山家清供》有記述:“...韭葉嫩者,用姜絲、醬油、滴醋拌食...”“春采筍蕨之嫩者...用湯泡裹蒸熟,入醬油、麻油、鹽...”,另外北宋蘇東坡《物類相感志》及南宋趙希鵠《調(diào)燮類編》中均有“作羹用醬油煮之妙”等描述,可見當時醬油作為調(diào)味品,早已廣泛地應用于食品的佐餐或烹調(diào)。
《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醬油》(GB 2717-2018)對醬油的定義為“以大豆和/或脫脂大豆、小麥和/或小麥粉和/或麥麩為主要原料,經(jīng)微生物發(fā)酵制成的具有特殊色、香、味、體的液體調(diào)味品?!?/article> 2021-04-26